认真分享让你变厉害的9个好习惯
大家好,我是黛西。
以前我特害怕认识优秀的大神,因为和他们在一起,会将我的缺点暴露地很明显,只能做个自卑的陪衬人。
后来才发现,想要变厉害,不能固步自封,不然只会愈加落后。
向优秀的人靠近,才是最快蜕变的方法,因为厉害的人,都是一个个「好习惯」的集合体。
而我学习他们的办法也很笨,就是把他们身上对我有启发的好习惯,一个一个地复制下来。
今天的分享这篇文章,里面也是我践行了多年、获益匪浅的好习惯,让我在1年的时间,就能完成普通人几年的认知提升,强烈推荐给你们。
并不会太难,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养成复制,成为大家眼中厉害的人。
设计一个焦虑的「篮子」
生活中,我们经常容易因为某些问题而感到焦虑。小到一次任务的表现,大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。但如果让它们充斥在大脑中,又只会徒增压力,对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。
如何缓解这个问题呢?
一个有效的办法,就是把它们全部装进一个「篮子」里,告诉大脑:我已经把它们都记下来了,无需再去牵挂。
具体而言:
1)每天设定一段「焦虑时间」,专门用来思考这些会引起你焦虑的问题。
时间以30分钟为宜,不要在睡觉前。
2)任何时候,当你脑海里闪过一些可能令你焦虑的问题,立刻把它记在笔记里。
3)等到了「焦虑时间」,就拿出这份笔记,按照上面记下来的问题,一项项去思考。
4)时间一到,立刻把你所有想到的东西记下来,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。
如果已经成型了,就安排到待办事项里面,分配一个时间去行动。
你是不是经常感到:这一天好像没做什么,就不知不觉结束了?
事实上,很大的可能,是你的时间都被两个「时间黑洞」吞噬了。哪两个呢?
微信上的同步对话,以及漫无目的的网络浏览。
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微信上一来一往对话时,你实际上是什么都干不了的。
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在对话-工作中切换,每一次切换到工作时,都需要至少几秒钟的时间重新进入状态 ——
不要小看这几秒钟。大量的「几秒钟」堆积起来,就足以让你的一整天变得一事无成 。
除非我现在就想聊天,否则,我一定会要求对方把事情一次性讲清楚,发过来,等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时,再集中一次性回复所有信息。也就是「化同步为异步」。
当然,这种方式对对方也有很高的要求。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,要求你有求必应,那也许就不一定适用了。这是第一个时间黑洞。
而第二个也非常常见:有时候,我们明明只想查一个问题,打开一个个网页,不知不觉浪费了半小时、一小时。
对这个问题,我常用的方法就是「设定边界」。
即紧紧扣住我想查的问题,每浏览一个网页,都问自己:我现在看到的这些,跟我想了解的问题有什么关联?
如果有,就打开笔记写下来;如果没有,就立刻关掉。
等这页笔记已经足够完善,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时,我就果断结束「浏览」,让自己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。
03.
最好的休息是什么?
不是什么都不干,也不是看视频、刷信息流,而是让大脑去做「不同的事情」。
实际上,当我们觉得「疲劳」时,往往不是真的累了,而是大脑的后台,积累了太多的「垃圾文件」。
可能是跟当前工作相关的信息、各种各样零散的念头……
所以,切换到完全不同的工作上,就相当于「清空」了后台,迫使大脑把注意力从旧情境转移到新情境,从而起到「刷新工作状态」的目的。
所以,真正的休息,不在于让大脑「停转」,而在于自主、有意识引导它,使用不同的网络,从而激发出最优效率。
提出问题时带上解决方案
这是我对团队伙伴的基本要求。
工作和项目里,一定会遇到「不够好」的地方,随时提出来是对的。
但是,一定不要只局限在「提问题」本身,而是要多走一步,想一想:
这个问题从我视角来看,症结可能是什么? 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可能解决它?
所以,只有当你把思维转换为「解决方案」时,你才能看到更多你在「问题」本身上面,所看不到、想不到的东西。
生活上也是一样的。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:绝不会把我的时间,在「抱怨问题」上面浪费哪怕一秒钟。
遇到任何一个问题,我都会遵循这样的步骤来思考:
1)这个问题重要吗?重要进入2,不重要就不用管。2)我可以做些什么,来试着解决它?能想到解决方案,立刻去做;想不到,进入3。3)我可以做些什么,来增进对它的理解,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全貌,以寻求解决方案?
记住:只提问题是没有价值的,只有当你的思维开始转向「如何解决」时,这才是真正有效的「建设性意见」。
05.
大脑有一个缺陷:我们思考问题时,总是下意识地喜欢「走捷径」。
把印象深刻的、容易想起的、比较熟悉的事物,拿来当成证据,从而扭曲了对「真实世界」的认知 —— 这就叫做「启发式」。
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喜欢带有偏见的眼光,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。
举个例子:
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?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,跟生活在三线小县城的人,答案会一样吗?
一定不会。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,接触到的信息不同,故而被塑造出来的「启发式」也不同。
所以,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?
合理的做法,不是依赖于「我身边的人」,也不是依赖于「常识」,而是依赖于数据:查一查真实可信的数据,用事实说话。
同样,当你作出任何判断、提出一个观点时,不妨先退一步,想一想:我想说的这句话,有没有数据可以支撑?
这就要求我们,在平时的生活里,多去收集和积累数据。
表达事实而非夹带情绪
生活中大多数问题,都是沟通问题。而大多数沟通问题,又往往源于什么呢?
沟通双方的不透明度。
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: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,自己却在瞎想,从而产生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令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,然后开始吵架。
我们总会认为「对方一定是这样想的」,也总会觉得「我讲得够清楚了,对方一定明白」——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。
所以,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,就是在思考和沟通时,强调事实而非意图揣测。
比如:
旧模式: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?
新模式:你上次在全员大会上,对我的方案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,让我感觉不太舒服。
07.
做好行动笔记
有一种生活方式,叫做「实验式生活」。
就是把生活当做一场实验,多去接触新的可能性,并针对每一种可能性,做好观察、记录、思考、总结和复盘,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体验。
这其中,非常有效的一个技巧,就是去做行动笔记。
举个例子:
当我接触到一款新软件时,哪怕我暂时用不上,如果它很有特色,我也会想办法摸索一番。 与此同时,做一页针对这款软件的「行动笔记」: 记下它的优缺点、使用体验、功能特色、适用的场景、可以优化的地方,等等。
同样,无论你是培养一个爱好,学习一项技能,还是接触一个领域……都可以去做「行动笔记」。
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格式:
我在哪一天、什么样的情境下,尝试了什么样的行动,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;
从中我思考了什么,有哪些经验可以提炼、迁移出来。
它不但可以把你学习的成果可视化、具现化,让你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提升,更可以帮助你不断丰富生命的体验,让自己获得充实和满足感。
08.
人在成长的过程中,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?是陷入了舒适区不可自拔。
毕竟,学习和成长,一定是困难的。
它相当于在你已经熟悉的模式里,更换掉其中一环,让你感到「不舒服」,再通过训练,让你习惯新的模式,习惯这种「不舒服」。
所以,无论做任何产品和项目,我都一定不会停留在「重复」,而是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点「不同」。
有时候,刻意地「绕远路」,也是一种「必要的冗余」。
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,给你已经固化的思维系统一个全新的「刺激」,从而产生新的、不同的应激反应,来强化和提升你的反脆弱性。
09.
我有一项坚持了二十年的习惯:记录下生活中一切有意思、有价值的事情。
这样做的目的,不是所谓的「量化生活」、给自己的每一天打分,也不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。
而是为了把握住每天的生活,让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:我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。
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生活太单调、无趣,我会建议你:
不妨先从记录生活入手,再有意识地、主动地去寻找和发掘生活中细微的趣味,让自己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天的收获。
可以是今天发生的新闻,可以是读到的有趣的观点,可以是工作上的小突破、小成就;
可以是突然闪过脑海里的灵感和点子,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、想体验的事物……